兰州公安每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
来源 :兰州新闻网 访问次数 : 发布时间 :2023-01-18
案例一 冒充熟人诈骗
2022年10月31日,我市居民刘女士报警称:其收到自己高中同学QQ消息,对方称自己家人在外地突发交通事故,微信受限无法转账,麻烦刘女士给其先转过去1万元应急,第二天归还。刘女士和其同学认识已久,看QQ头像也是自己的同学,便没有怀疑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1万元。后刘女士给其同学打电话询问其家人情况时才知道对方QQ账号被盗,遂报警。
兰州反诈中心提示:收到亲友发来的消息,以急用钱为由要求转账或者垫付资金的,一定要保持警惕,务必打电话或当面向同学亲友本人核实确认。
案例二 网络贷款诈骗
2022年11月1日,城关区居民胡某报警称:其收到一条“利息低、额度高、出款快”的贷款短信,最近急需资金周转的胡某看到短信,便添加了对方微信。对方称其有融资渠道,操作简单、即时放款。胡某根据对方提示下载了某贷款APP,注册登录并申请贷款额度后,在提现过程中显示其账户被冻结。与平台客服联系,对方称其填写的卡号有误导致账户被冻结,需交保证金和解冻费才可提现到账。其查看收款卡号发现确实有误,输入正确的卡号,并按要求交纳保证金和解冻费1.5万元后,再次提现发现账号再次被冻结,怀疑被骗,遂报警。
兰州反诈中心提示:如需要贷款或者办理信用卡,不要随便相信短信上的广告,在正规银行及金融平台办理既保险又安心,凡是要求收取保证金、解冻费、手续费等费用的网络贷款就是诈骗!
案例三 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
2022年11月3日,我市城关区一初中生家长报警称:其儿子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一则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的广告,添加对方为微信好友后,对方称其是未成年人,需用家长手机才可领取。其儿子便使用其手机,点击对方发送的链接下载安装某APP后,与对方进行屏幕共享,在对方的诱导下,其儿子打开手机银行及支付软件页面,并将收到的银行短信验证码告诉对方,对方将其账户上1.2万元转走后关闭视频,并将其儿子微信拉黑,遂报警。
兰州反诈中心提示:家长应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的安全教育,不随意添加陌生好友,不轻信免费领装备、皮肤等说辞,如若购买需充值时,要及时与父母沟通,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购买,家长也要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号、支付密码等信息。